彭世彰同志先进事迹(一)
2013年的
两周前,他率领的“节水灌溉及其农田生态效应”团队刚刚成为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三周前,他领导的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科技部的严格评估,成为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他领衔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重量级科研项目,提出了以“水稻控制灌溉”为代表的节水灌溉新理论,成果获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在江苏、宁夏、山东、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区的4800多万亩水稻灌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增产节支总额达数百亿元。2012年,作为该年度全球唯一一位获得者,他摘得了“ICID国际节水技术奖”。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水利部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首批)”、“全国水利系统青年科技英才(首届)”、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不忘使命 立德树人
在日常生活中,彭世彰是一位有情有义,给人温暖,让人温馨的长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王浩院士说“彭世彰做人朴实低调,是个里里外外都实实在在的好人。”彭世彰告诉学生:“学习的事情我负责,生活的事情师母负责。”博士生高晓丽说,2012年她生病住院,彭世彰是第一个知道的人,并且第一时间安排人去照顾她,等她出院后,彭世彰还让妻子特意煲好了肉汤,把高晓丽接到家里进补。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高晓丽总是泪流满面道:“
由于每天都在想节水的事情,在彭世彰的世界里,“节约”已成为一种习惯,融入了他的工作和生活中。功成名遂后的彭世彰不忘沟壑,总是说“我是农民的孩子,要做节约的人。”工作中,他十分注重节约时间,他的时间似乎永远不够用,无论是实验室日常工作、接待来访,还是会议、出差,他总喜欢把时间安排在晚上或周末等非工作时间里。他的电子邮件使用率很高、回复得很快,意见也非常明确。他常告诉学生“人的事业往往取决于8小时之外,你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能把握它的宽度。”就是这样一位总想走在时间前面,总希望多干点事的人,却不幸被时间无情地抛弃了。
学术无情 精益求精
彭世彰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地融进了他的点滴中,让治学严谨和追求卓越在学术研究中落地生根。中国农业大学康绍忠院士评价到:“
对待日常工作,彭世彰事无巨细,精益求精。2004年,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实验室主任的重担落在了彭世彰身上。经过近十年的苦心经营,实验室从无到有,从一开始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从2005年的验收合格到2008年的评估良好,再至2013年被评为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院士说:“他为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3年,为了迎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彭世彰亲自撰写报告,制作PPT,审定议程,有的同事不太理解,他解释到:“每一个细节都是工作水平的体现,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学校的窗口,也是学校科研水平和实力的重要标志,一定要对得起这个‘国字号’的头衔。”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少丽在看完彭世彰主持的2013年度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报告书后,给团队助理
在他言传身教的严格要求和作风感染下,他的团队成员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人才计划54人次。指导的研究生能人辈出,很多人获得了严恺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研究生和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很多学生也都成为了出色的大学老师、科研工作者和管理者。
耕耘农田 服务社会
彭世彰像一位使者,奔走于祖国的四面八方,东至上海、南至海南、西至宁夏、北至黑龙江,不遗余力地推广节水高产灌溉理念和技术。他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宣传节水高产灌溉理念和技术,说服当地有关部门,更多的时候还是亲自下农田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操作,那时候,他经常“早上一身泥,午间一身汗”。但他从未说过累,也从不气馁,依然以一位“农民”教授的姿态和农民们交朋友,做兄弟。水电院
在江苏盐城,灌区采用彭世彰的节水技术后获益匪浅,目前已累计推广应用达2000多万亩。当地农村已传开了新民谣:“水稻控灌新技术,打破灌溉老模式。低耗耐肥秸秆粗,节水高产优米质。”当地干部群众还总结出了“三个一”,即节水一半,增产一成,每亩增收一百元。在宁夏引黄灌区,从2001年开始,彭世彰的节水灌溉技术作为自治区科技兴农重大计划推广。当地一位采用了该技术的农民高兴地算着自己的账:“与老办法相比,运用控灌技术少灌水10多次,节水400多方,每亩田至少可以少缴5元左右的水费,还能节省两个劳动日,而且稻子苗情壮,抗倒伏,每亩增产40公斤左右。”在黑龙江,从2004开始,彭世彰就进行了三年的适应性研究,当地政府看到亩用水量减少36.3%的惊人数据后,倍受鼓舞,随后便委托彭世彰进行了四年适合寒地特点的分区模式研究。彭世彰提出了适合不同地区特点的灌溉技术指标体系,并培训了大批技术人员,为大面积推广这项技术铺平了道路。这在黑龙江形成了一个节水灌溉的“黑土模式”,使得当地农民深深地认识到了“水稻控制灌溉是一场革命”的道理。2010年,黑龙江专门召开了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广工作会议,开始大规模推广彭世彰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要实现五年推广面积1000万亩,每年节约水稻灌溉用水14亿立方米的目标。
目前,我国10多个省市区利用彭世彰节水灌溉技术种植的水稻面积已达4800多万亩,该技术增产节支总额已达数百亿元,而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无法用数字来估算。
倾尽一生 专注一事
从1983年开始,彭世彰就跟随导师对南方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试验研究。那时,山东微山湖地区面临水资源减少水稻减产的双重困境,济宁市水利局的总工程师徐国郎求助河海大学,希望取得水少粮多的真经。农民们千百年来都在祈祷风调雨顺,难道能有什么办法让水稻少喝水多生长?这个在常人听来近乎荒谬的说法,让彭世彰围绕节水灌溉,在“农”门中越陷越深,寻找理论和实践的“一拍即合”。为了研究水稻生长发育的生理生态机制,他下农田,住农舍,干农活,与农民同吃同住,整天和稻子一起“泡”在水里。在济宁市水利局麦仁店灌溉试验基地,彭世彰发现水稻最早是从沼泽地的野稻进化而来,而沼泽地时旱时涝,他从著名水稻专家、全国劳模陈永康用肥料控制水稻生长的“三黄三黑”理论中得到启发,自学了植物学、作物生理学等内容后,开始了一个为期三年的试验方案,分成淹水、浅水、间歇灌水以及无水层四组,通过控制水稻生长的水分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过程中,彭世彰天天往田里跑。那时候山区交通很不方便,下一次农田往往要辗转火车、汽车、拖拉机等多种工具才能到达。但彭世彰穷日落月,往往一待就是三个月。1987年,不到30岁的彭世彰一语惊人,大胆地提出一个新观点——稻田灌水不需要保留明水层,只需进行无水层种植,根据气候、农作物的成长敏感期科学地为根部泥土补水。
“水稻只有在关键需水期才需要较为充足的水分供应,在非关键时期进行非充分供水,这样非但不会令水稻减产,反而会促进水稻增产”。这一关于水稻生理耗水减少原因及高产优质机理的新发现有悖于传统的灌溉理论,一时间,争议纷至沓来,国际水稻研究所等权威机构甚至断言,水稻节水不能增产要减产。面对国内外的各种质疑,彭世彰没有怀疑,在随后的三年里,他继续埋身于田间地头,反复试验,寻找规律,终于在1990年得出了一组有力的数据——通过“水稻控制灌溉”可以节约灌溉用水56%,减少需水量40.7%,水稻增产11.7%,达到亩产600~700公斤。至此,节水高产灌溉技术终于走向成熟,这种新型的灌溉技术具有优质、高产,节水、高效,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优势,培育出来的水稻颗粒大、营养高,不仅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而且还能有效减少化肥流失导致的水污染。
上世纪90年代初,彭世彰继续深耕细作,不仅提出了不同作物节水灌溉的控制指标,还编制了水稻节水灌溉的操作规程,建立了水稻控制灌溉的完整技术体系,丰富了节水灌溉理论。1991年,这项技术被鉴定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同年又被首届国家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评估会评估为“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1994年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1996年入选“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点计划;1998年被水利部列入“节水灌溉技术规范”;2002年成为国家“863”节水农业重大专项;2005年,以此技术为基础形
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朱拓惋惜道:“
彭世彰同志先进事迹(二)
彭世彰,男,1959年10月生于上海市,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在河海大学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河海大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兼任全国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水利水电科技进展》主编,《水利学报》、《水资源保护》、《农业工程学报》、《河海大学学报》、《灌溉排水学报》等期刊的编委。
彭世彰同志一生致力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节水灌溉理论、灌溉排水新技术及其农田生态效应等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完成和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部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等50余项。经十余年刻苦钻研、反复试验,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主要农作物节水高效灌溉模式”和“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等研究成果。长期致力于成果转化与推广,无数次下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足迹遍布江苏、宁夏、山西、黑龙江等十多个省区,科技成果得到大面积应用,增产节支总效益超过100亿元。
因其在农业节水领域的杰出贡献,作为全球唯一获奖者获得2012年ICID国际节水技术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专著《水稻控制灌溉理论与技术》入选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提名奖)”(1995年)、“水利部优秀教师”(1995年)、“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6年)、“江苏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首批)”(1996年)、“全国水利系统青年科技英才(首届)”(1997年)、“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0年)、“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2005年)、以及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02年)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一、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屡获殊荣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他在多年从事节水灌溉与水资源高效利用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中,身体力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标准。主讲的“农田水利学”、“节水灌溉理论”、“现代灌溉排水技术”、“灌溉排水系统分析”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以其生动活泼、旁征博引的授课风格而广受欢迎。指导的研究生多次获得“河海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严恺奖学金”,“河海大学优秀研究生”、“三好学生”和“河海大学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并多次成功申报江苏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和河海大学学生科技基金项目。
作为学术带头人,组织团队开展方向领域内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研究。发扬学术带头人学术民主、提携后辈的作风,指导的博士后青年研究人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项、
二、引领学科,平台建设争创一流
作为学术带头人,他以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河海大学节水研究所为依托,组建了“河海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昆山试验基地”、“河海大学节水灌溉与生态修复贵州研究基地”等实验研究平台,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节水所首席专家,引进清
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认真履行实验室主任工作职责,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3年材料与工程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凝聚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形成了固定研究人员和流动研究人员相结合、方向明确、具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学术团队,发挥了学科交叉作用,培养了年轻学术骨干。研究队伍先后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人才计划54人次。凝练了以水文学、水资源与河口海岸工程为优势的研究方向,在水科学与水利工程研究领域具有强劲的发展态势。根据国家战略需求与科学前沿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我国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的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问题,开展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广阔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在解决相关重大水利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承接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论文发表与获奖、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系统集成并形成了公共实验平台、物理模型实验大厅及野外试验基地,开放共享,支撑各方向的实验研究,为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研究提供了先进的科研平台。研究人员到国内外学术访问242人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或主题报告)41场,邀请国内外专家来实验室讲学52人次,接待客座研究人员和短期研究研究生16人次。通过主办与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设立开放研究基金,开展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实验室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三、 硕果累累,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在科研工作中能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精益求精,在“水稻节水灌溉理论及调控模式创新与应用”、“主要农作物节水高效灌溉模式研究”、“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理论与技术”、“沿海地区农村水利现代化关键技术研究”等工作领域取得了诸多创新性成果。多项科研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2项成果为“国家级科技成果”,1项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他长期致力于科技成果的转化,结合“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注重将研究、示范与推广紧密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无缝转化。他无数次亲自下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与推广,足迹遍布江苏、海南、宁夏、山东、山西、河南、陕西、黑龙江等十多个省市区,科技成果得到大面积应用,技术覆盖度高,作物高产增产、节水幅度大、灌溉水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显著贡献。
近年来,对“节水灌溉及其稻田生态效应(如温室气体排放、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研究。稻田甲烷排放变化研究揭示了控制灌溉模式稻田甲烷的产生、氧化、排放规律及其影响机理,实现稻田甲烷排放减少40%,成果丰富了节水灌溉条件下稻田甲烷排放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于确定适宜的水分控制标准、减少稻田甲烷排放及正确估算我国稻田甲烷排放量具有重要意义。强调从农田灌溉、排水、施肥和沟塘湿地利用等多角度进行农业面源污染物的输出控制,提出“灌溉-排水-湿地协同运行”的面源综合控制模式,实现农田氮素减排50%以上、磷素减排90%以上,为实现农田水肥资源利用与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浩然正气,廉洁自律无私奉献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章要求,切实加强党性和道德修养,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从革命前辈的身上汲取营养,端正工作作风,弘扬新风正气。将实现“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实际工作紧密联系,以求真务实和主动牺牲的精神,潜心于本职工作,抛弃私心杂念,把心思用于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艰苦工作之中。工作中注意正确定位、团结同志、真抓实干、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从人才梯队、基础研究、管理机制、平台开放等方面开展创新工作,抓住机遇,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中,高质量地完成了国家科技平台建设任务。
在重点实验室基本建设、设备采购和平台建设等过程中,他能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廉洁自律。在公务采购和设备购置中,严格按学校的相关程序和手续办理,实行监督机制和公众参与模式,自觉弘扬新风正气。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做到公私分明,一身正气开展工作,将充分调动和激发团队人员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作为首要目标,对同志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宽于待人,形成了“以人为本、和谐创新”的良好氛围,全面推动了国家级科技平台的建设,为学校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